2008年6月27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玉环14位老人办起我省首家民办民俗博物馆
“民间珍珠”,你能闪亮到何时
本报记者 陈锦 文/摄

  6月13日,玉环县的14位退休老人成立了我省首家民办的民俗博物馆——龙山民俗博物馆,馆内98%的物件都是由群众无偿提供的。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老人开办起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了些什么宝贝?民间博物馆究竟能走多远?近日,本报记者特地奔赴玉环县龙山民俗博物馆寻求答案。

  希望传承文化
  蔡纪明老人是龙山民俗博物馆的创始人之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就有了筹建民俗博物馆的想法。“那时候,我看到许多具有海岛特色的农具被丢弃在路边,就觉得很可惜,因为这些都代表着海岛民俗文化。我当时就想,能不能开个博物馆,把这些都收藏起来,让海岛民俗文化延续下去。”蔡纪明回忆说。
  后来,当蔡纪明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他们说:“我们希望将有玉环特色的海岛文化保存下来。”
  2003年底,玉环县城关外马村老年协会出资6万余元,村里提供场地,14位来自玉环全县各地、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在该村的乐山公园自发筹建龙山民俗博物馆。
  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蔡纪明等14位老人不仅献出了自家保存的古物,还四处寻访稀有物件,并发动群众把珍藏的家私送到博物馆来。玉环县珠港镇县前社区67岁的鲍青香老人,将自己珍藏了近60年的果子桶送了过来。“很多群众主动将宝贝送上门来,他们都想留住祖先用过的东西,让下一代能够更多地了解那个年代的文化,几乎没有人提出要钱。”蔡纪明说。
  今年6月13日,龙山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了当地许多村民和外界人士的目光。

  群众无偿提供
  6月24日,记者来到龙山民俗博物馆。在博物馆内,记者看到,其展品共有14大类675个品种1525件,都是玉环县渔民和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使用过的器具。蔡纪明告诉记者,这些生动反映玉环农耕时代海岛民俗文化的古物,98%由该县群众无偿提供。
  走在博物馆面积为650平方米的3层10间展厅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部玉环农渔业发展史:有着200年历史的舂米石臼、用木头做的鼓风机、称药材用的象牙小秤、摸鱼时挡雨用的各式笠篷、给稻田除草的“直推”、磨稻谷的“木砻”,还有虾虮推、河螺耥、补网刀、脚踏纺车……它们被分成农业馆、手工业馆、生活馆三大馆展出。每一件展品上,都用小标签仔仔细细地标注了名称、年代和捐赠者。

  期待资金扶持
  看到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民俗博物馆参观,蔡纪明露出了笑脸: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可同时,蔡纪明也有些担忧:“在开办博物馆的过程中,虽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但我们毕竟不是国有博物馆,不像它们有固定的财力保障,我们几个老人筹集的资金是有限的,以后要怎么办呢?”
  记者从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博物馆管理办法》上了解到,尽管国家允许个人设立与发展博物馆事业,但办法中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方面的保障的规定。
  为此,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可以为民办博物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诸如把民办博物馆建设纳入地方政府重点扶持项目范围,对投资民办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的藏品征集、陈列展示、促销宣传等继续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优惠。同时,还可以鼓励民办博物馆在不损害收藏品的前提下对馆藏文物进行仿制、复制、拓印等相关产品开发。